|
|
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本地文化 > 凤 冈 话 茶

凤 冈 话 茶

关键词:凤冈,富锌富硒茶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政府
  • 电 话:
  • 网 址:http://
  • 感谢 fgss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3237

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

茶,是一种多年生、四季常绿的植物。 

  茶又称“茗”,古书称为“荼”,是“南方嘉木”,有两人合抱者,属山茶科植物。我们的祖先最早发现这种“嘉木”时,是当作药料服用。《神农本草》云:“神农尝百草,日遇七十二毒,得荼而解之”,所以说“茶即古荼”。这个“荼”字,从中唐时期开始,变作了“茶”字。茶是解毒的良药。后来,茶作饮料,作贡物,作商品,更受人们喜爱,称为“绿色金子”。 

  南北朝时茶叶出口,输入亚洲邻国。明代,远销欧洲后,运往世界各处,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传统商品。今天,世界各国使用的“茶”名称,都是源出汉语。我国是世界上产茶和饮茶最早的国家,有4700多年的历史。用人工裁培茶树的历史,已逾2000多年。 

  唐代陆羽(公元733——804),所著《茶经》是世界上最早的饮茶专著。 

  《茶经》全书三卷十篇,详细地论述了茶的性状、品质、产地、种植、采制加工、烹饮方法,以及茶具等。陆羽是世界上第一位茶叶专家,人们尊称为“茶圣”。 

  常言道,开门七件事:柴、米、油、盐、酱、醋、茶。可见这茶与人民的生活关系,是多么的密切。茶对凤冈来说,不但人们好饮茶,更是好种茶,近年生产出了优质的“富锌富硒有机茶”。凤冈话茶,从三个方面谈起。 

一、茶史 

  凤冈茶史,古籍的字里行间,可窥朦胧梗概,但也有明确的记录。例如,清乾隆《石阡府志·物产》:“茶,近镇远、龙泉各山间有。”凤冈古称龙泉县,隶属石阡府。乾隆《贵州通志》:“石阡茶……昔皆为贡品。”记载260年前的凤冈茶。 

  《茶经·八之出》:茶茗,“黔中生思州、播州、费州、 夷州”。又云:“其思、播、费、夷 ……十一州未详。往往得云。其味极佳。”思州乃黔东北,播州乃今遵义。两州的夹缝中就是凤冈土地。这方水土应该有茶,应该有“其味极佳”的茶。 

  李时珍《本草纲目·集解》:“神农食经:茶茗生益州”。益州为汉武帝时置。三国时益州之地又分置梁州和益州,凤冈土地属于梁州。“茶生益州”的记载说明隋唐之前凤冈应该有茶树,应该有茗。 

  《本草纲目》又说:“蜀之茶.......夔州之真香.......皆产茶有名者。”夔州,宋时的治所在今三峡奉节,辖领思州、播州。其统治者:思州田氏,播州杨氏。史称“思播田杨”。“思播田杨”的领地就有凤冈。凤冈之地,“夔州真香”的茶叶品牌,不能没有,而是应该有。 

  其书又载:“李时珍曰:茶有野生、种生。种者用于子,其子大如指顶,圆,黑色。其仁入口,初甘,后苦……榨油以食”。茶子可“榨油”,可“食”,大概就是今天凤冈生产的茶油、茶籽油。榨油时的油枯,是旧时代凤冈人使用的“肥皂”,用它来替代肥皂洗涤衣物。李时珍记录的茶油,凤冈至今还有人在食用。其油枯作“肥皂”用,解放后逐渐消失。茶油之说,从一个侧面也记载了凤冈的茶史悠久。 

  野生茶树上长的另一肉果俗称“茶胞”,叶片下生长的另一厚肉型叶片俗称“茶片”,摘下就可入口,当水果食用。产量极少,偶尔有乡民出卖 。 

二、 茶 类      

  茶叶,根据制作方法的不同,通常把茶叶分成绿茶、红茶、乌龙茶等类别。县内的品类主要是绿茶。绿茶要经过杀青、揉捻、干燥等工序后才能成为饮品。旧时代的茶叶,主要品种是“苔茶”,产量有限。据资料记载,全县的茶叶产量,1941年15担,1945年18担,1949年为170担。数据提示,产量不高,但发展很快,到了1992年,年产量40万公斤,比共和国诞生的1949年,增长了48倍。特别是近些年开发的“富锌富硒”有机茶,为纯天然、无公害的绿茶,乃凤冈特产。其中富含微量元素锌和硒、是人体赖以生存的必需微量元素。这种茶叶,深受人们欢迎和喜爱。为此凤冈特荣获“中国富锌富硒有机茶之乡”的称号。 

  另一品类,就是苦丁茶。 

  苦丁茶,木樨科长叶女贞野生植物。当桃红李白、百花争艳,春天到来的时候,人们上山采集叶片,除去杂质,进行清洗、甑蒸、堆集、踩紧、发汗、晒干,制成可供饮用的苦丁茶。饮用苦丁茶,或水煎、或烧煮、或盆盛、或缸装,茶味清凉,消渴祛暑。它是农家必备饮料,农民几乎户户不离。在“茶”的世界中,苦丁茶另具特色,独树一帜,自成一家。 

  “苦丁茶,不但供饮,亦可入药。例如:治疗黄疸,苦丁茶加夏枯草泡水喝。治疗血热头痛,苦丁茶加杜仲、茅草根煎水服用。”(贵州省药品检验所《常用民间中草药手册》) 

  旧时,进化镇尼庵“木壁堂”的尼姑们,制作和饮用苦丁茶,另有一番讲究。苦丁茶中,加杜仲皮、白果叶、首乌根,捣碎研末,成丸备用,名称“尼姑茶”。此茶代代相传,传到近代住持海云师太时,“尼姑茶”已令人称奇。因常年饮用“尼姑茶”,年近花甲的比丘尼海云,看去却只30余岁。她说:“苦丁茶喝了数十年,从不间断”。当地有个名叫代会荣的人,挖掘海云茶方,发扬光大,制成茶品,注册商标“惠云”牌苦丁茶,远销上海、广州、深圳,受到人们欢迎。 

  还有一种“花茶”。顾名思义,就是有花之茶。春天的金银花,秋天的桂花、菊花,加进绿茶,香郁可口。它只是极少数富豪人家享有。《茶经》早就说过,“饮有粗茶、散茶、末茶、饼茶”之分。又说:“或用葱、姜、枣、橘皮、茱萸、薄荷……而习俗不己”。唐代饮茶,各地有各地的饮茶故事。凤冈有凤冈人的习俗,也有 不同的茶品茶道。 

  至于凤冈人饮用花茶,也是古人传下来的。颜元庆《茶谱》记载:“木樨、茉莉、玫瑰、蔷薇、兰惠、橘花、栀子、木香、梅花皆可作茶。”用其他的植物泡茶的也有,据说有用木本植物柳叶、槐叶当茶叶的。凤冈人不用木本,而是用草本植物,如鱼鳅串、折耳根、克马叶(车前草)、蒲公英等煎水饮之,这种草本植物的茶饮别具一格,正是俗话说的:罗卜白菜,各有所爱。当地人至今还有保持着这一传统饮茶的习俗。      

三、 茶 事      

  茶圣陆羽,字鸿渐,一名疾,字季疵,复州竟陵人,相传是个弃婴,被当地龙盖寺(后改西塔寺)和尚智积禅师收养成人,并成为煮茶能手。智积长老后来竟然非陆羽煮的茶不饮。再后来,唐代宗李豫也要饮用陆羽之茶。陆羽煮茶,讲究用水。水分三等,“山水上、江水中、井水下”。 

  凤冈中华山的天隐和尚之煮茶,就是依照《茶经》所云的“山水上”,不用“井水下”。天隐是明代高僧,临济禅宗第33代传人。辟建中华山古刹毗卢寺后,他是这里的开山长老,丛林大德禅僧。他在诗句中谈到了他用山泉煮茶:“湘竹架厨通泉径,烹茶煮茗三足锜”(所谓的“ 锜”,是古代一种带三足的锅,釜之有足者也)。他用竹子引来山泉水,用三足锅“烹茶煮茗”。寒冬腊月,天隐赏梅。法徒奉上茗茶,老僧执笔写诗。口饮绿茶,笔走龙蛇,写了不少作品,有《天隐语录》和《南游集》两部著作。天隐诗篇更多,但大多失传,现已知的有97首。录其《春日行歌》以飨读者: 

    二月草青山断黄, 

    桃花开后李花香。 

    行人一路看春色, 

    何处耕夫不着忙。 

  中华山佛门净土,茶香梅香,引来文人墨 客游览。游人也有诗句称赞天隐茶: 

    啜罢香茗同遣兴,更将诗酒乐盘恒。 

  中华山品茶、赏景、题咏,是文人的一大乐趣。茶茗在宗教活动中,占有重要地位,两首古诗,可见一斑。 

    其一、送茶僧: 

    江南风致说僧家, 

    石上清香竹里茶。 

    法藏名僧知更好, 

    香烟茶晕满袈裟。 

    其二、赠欧道士卖茶: 

    静守黄庭不炼丹, 

    因贫却得一身闲。 

    自看火候蒸茶熟, 

    野鹿衔筐送下山。 

  今天,城北真武山红叶寺佛门弟子在佛事活动中,有香花灯水果,茶食宝珠衣。在“献供赞”中唱道:“蒙山雀舌茶奉献,酥酡普供养释迦”。 

  历史上,“蒙山舌茶”是名牌产品。熊蕃《宣和北苑贡茶录》云:“凡茶芽数品,最上曰小芽,如雀舌鹰爪”。《本草纲目》载:“古人谓茶为雀舌、麦颗,言其至嫩也”。“真茶性冷,惟雅州蒙山出”。只有“蒙山雀舌茶”才有资格献佛。 

  红叶寺20余尊菩萨开光,都要用上等茶“装藏 ”,茶派上了佛事中最高的用场。从前,县人敬灶神要供“净茶”;大年初一开财门要供“净茶”。烧“净茶”的茶具称为“茶罐”。茶罐的形样,用一首儿童谜语来表达:“怪相怪相,鼻子生在背上。我说是茶罐,你说是哪样”? 

  凤冈人用茶,有自己的特色。客人来家,清茶一杯,表示欢迎。客人饭后,一杯清茶,表示尊敬。有的还要招待油茶。 

  提起油茶,先说说油茶的制作方法:将茶叶放在油中炸黄,加黄豆、芝麻、酥麻、核桃仁、花生米、猪油渣等辅料,捣磨成糊,制作成茶糕备用,或直接加水煮沸,即是油茶。油茶稀饭、油茶面条、油茶汤园、油茶鸡蛋、油茶绿豆粉等等随意制作,任意添加。自家食用,简单一些。如招待客人,则花样要多,佐食的就有炒米、米花、米线、黄饺、荞皮、泡粑、糍粑,麦粑、油炸粑、米团粑、黄糕粑、葵花、板栗、柿饼等等。并随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而有所不同,春喝油茶,佐清明粑。夏喝油茶,佐粽子粑。秋喝油茶,佐新米饭。冬喝油茶,佐山红薯。喝了油茶,提神醒脑,充饥解渴,它超越了饮料的范畴。现在,县城卖小吃的就有油茶汤。 

  由油茶又衍化出另一油煎之茶。就是把茶叶放在油里煎炸一下,赶快捞起,放进小碟当饭菜、当酒菜食用。 

  由油茶又衍化出小吃。客人进屋,烟茶之后,好客的主人,马上就做小吃,如油煎鸡蛋,煮荷包蛋,让客人先垫个底,主人才心安理的准备正餐。这时的小吃也是叫“吃茶”。当然,吃有茶叶的“油茶”才是真正叫“吃茶”。这时的“茶,”不是饮,而是吃果腹。 

  由油茶又衍化出了地名“煎茶溪”,它不是德江的煎茶溪,它是凤冈县的煎茶溪,属于土溪镇。花坪镇,原称茶花坪,从前这里的茶树很多。还有古刹若兰寺,在茶元头等等。 

  由清茶衍变油茶。由油茶又生出了小吃与正餐,以至干菜和地名。“茶”的范围和内容拓宽了,它不仅表现在“喝”与“吃”,还表现在“送”,如走亲访友送礼品,叫“送茶”,还礼叫“还茶”。媒人说亲也叫“茶”。姑娘家许婚也叫“吃茶”。如某某家女儿已吃了两道“茶”。红白喜事、婚丧嫁娶之家,至亲邻里所送食品,如粑粑、豆腐、绿豆粉之类也叫“送茶”。送“茶”之外送的礼不叫茶,叫送“人情”,这和送“茶”是有区别的。办喜事之家吃夜宵,或过年玩花灯吃夜宵,也叫“吃茶”。“吃茶”之后,玩灯人还要表演“采茶”、“团茶”等有关“茶”的内容。 

  在地方 民事活动中很多事情者是在茶的相伴下完成的,如解决纠纷矛盾,请到某某茶馆“吃茶”,边“吃茶”边说理,谁输理谁开茶钱。就是今天,一年一度的春节茶话会,与会者饮茶座谈,谈国家大事,谈地区发展,凤冈人则谈凤冈茶。 

  凤冈的茶,不单是居家过日子,“柴米油盐酱醋茶”七件事中的一件,而是人们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。凤冈话茶,远不止此,单是这些内容把它锁定为凤冈的茶文化,想来是可以的。 

  如今,凤冈已成为“中国富锌富硒有机茶之乡”,凤冈的“富锌富硒”有机茶正香飘四海,凤冈人为有此而骄傲。 

                 来源:凤冈县对外宣传中心
                  作者:干国禄 汤 权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0851-25115098 13398529222 传真: 邮箱:380484391#qq.com 微信公众号:fg564200
地址:贵州省凤冈县龙凤大道嘉和南郡2号楼1-18号,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851-25226358 邮编:564200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琰腾网络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='{"id":"10"}'>